跳到主要內容區

Top

➠ 翁金輅教授獲頒國家講座

pic

 

一機在手,世界我有,無線通訊天線正是其中關鍵!

中山大學電機系中山講座翁金輅教授1990年投身天線研究,

十年磨一劍的他在1999年時適逢政策開放加上民間科技廠蓬勃轉型,天時、地利讓翁金輅一手帶出的「中山幫」在業界嶄露頭角。

身為世界級天線產學推手的他12月26日獲頒教育部第20屆國家講座,

他表示,「堅持」是他投身天線領域的信念,未來希望發揮更大影響力,期盼台灣重新站上5G通訊新舞台。 

「要做一些對台灣產業有幫助的」,原研究電漿核融合的翁金輅認為論文發表後若沒有後續效應的話意義不大,

頂多只能為國外加工,因此他轉而投向天線研究。

「沒有設備、沒有量測經驗、沒有人脈」,一切歸零的翁金輅回想當年只能看資料研究,初期很辛苦,

不過他認為天線領域實作十分有趣,也試著走下去。 

行動通訊2G轉3G時天線設計是一大轉捩點,從黑金剛的外露天線造型,轉變為小天線設計,

翁金輅的研究設計與業界一拍即合。不同於制式零件代工,天線設計複雜,每款手機天線都不同,

必須靠工程師選擇理想設計,90年代台灣也首次出現「天線設計工程師」職缺,而翁金輅的天線研究室所培育的人才則盡數被業界網羅。 

翁金輅研究團隊所發表的期刊及會議論文已超過800篇,研發的平面天線設計獲得臺、中、美、歐等共200項以上發明專利,

不論是學術或應用,翁金輅天線實驗室皆位居全球領先地位。抓準產學投入時機,翁金輅與業界交流密切,

門下弟子遍及手機、電腦等各天線領域,全球前十大手機廠中,近半曾與翁金輅有過技術交流,

今年11月翁金輅至北京參展也收到許多詢問,「他們十分驚訝於台灣發展多天線的技術」,包括中國最大通訊商中國移動、華為也頻頻希望合作,

就連韓國LG也選擇與中山大學交流。翁金輅自信地說,中山天線實驗室的學術與應用堪稱世界第一。 

翁金輅近年研究多天線系統開發,打破以往「2天線是極限」的說法,今年成功以通訊技術驗證演算,目前已達到手機之12天線系統開發,可謂是未來5G發展的一大優勢。

翁金輅提到,第四代行動通訊時台灣錯估LTE(Long Term Evolution,長期演進技術))

與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互通微波存取)趨勢,

導致台灣在4G後發展的世界舞台落後,針對下一代天線預測,翁金輅認為2017年將是關鍵性的一年,5G將由中國主導,

目前中國手機廠正開發4天線及8天線系統設計,翁金輅期盼台灣在5G通訊產業能重回世界舞台。

 

pic2

 

(自由時報)

瀏覽數: